資本主宰產業
十大創富模式中的代表企業,很多是依靠風險投資發展起來的,而他們最終的成長也離不開資本市場。資本的"投機"行為撬動了產業。
"投機"是所有資本主義的精神,也是財富創造的必要動力,資本投機在美國最為盛行。但是,美國不同在于:其資本主義的核心精神不僅包括投機,還有活躍的股票文化。當年英國的百萬富翁家族需要很多年才能積累起財富,而在美國,股市這個折現機器加快了財富的實現速度,股票的高流通性使美國的創業文化、創新文化以最快的速度發展,催生了美國式的快速技術變革和快速財富積累。
但是中國的資本市場遠遠不能和美國相比,所以借用海外的資本是大多數創富企業不得不進行的選擇。納斯達克上市是一種創富的方式,還有一種是獲得海外巨頭的投資,如ebay收購易趣,亞馬遜收購卓越網等都是這種創富模式。但是,由于我們處于被收購方,所以有些公眾較難接受。
周晉松認為:"資本的市場化流動對雙方都會帶來利益,這和國資領域一些人的觀念有所不同,事實上,IT行業的很多人對這種方式創富比到納斯達克上市還喜歡,因為上市得的是‘虛錢',被收購則是在‘變現'。"
納斯達克上市的道路畢竟不能人人都走,但是產業永遠都需要投資,因為不管何種產業都需要一些時間發展成熟,而且投資越大的產業、前途越光明的產業,它的成長期越長。但是企業家是一群追逐利潤的人們,他們最需要把自己的勞作與眼前的利潤聯系起來,所以,資本市場的缺失不僅會導致產業發展必要資金的不足,也會減少企業家進入這個產業的機會。
創意導致變革
十大創富模式中,很多企業都與傳統的生產型企業大相徑庭,但是如果說他們是知識經濟,除了大唐電信以外,其他都有些勉強。但是,合適的稱呼還是有的,比如說"創意經濟"。
這種"創意經濟"所謂的創意與一般的點子還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新東方選擇的"送水"產業,如家進入"過剩"產業,分眾傳媒的"概念"產業,天娛的"草根革命",這些想法都瞄準了企業發展的戰略結合部。事實上都對相似的傳統企業的戰略發展觀做出了改革。但是這種戰略的改變都落腳于文化和個人理念的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