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平臺模式決定游戲規則
如年初我們準確預言的那樣,中國互聯網在2010年呈現出了“開放”潮流,騰訊、百度、新浪、盛大等互聯網巨頭都在推開放平臺。開放平臺的推出緩和了互聯網的緊張局勢,在競爭上更顯公平性。推出開放平臺之后,互聯網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更多的呈現出合作競爭的態勢,競爭的優勢不再局限于企業本身的強大,而在于對產業鏈資源的整合能力。阿里巴巴以商業生態系統為特色的網規,正成為和諧互聯網的主旋律。
在商業模式方面,周鴻開放的免費模式,呈現出巨大市場威力,在殺毒軟件業勢不可擋。在免費模式問題上,與來自傳統方向的市井輿論相反,《互聯網周刊》明確支持免費模式。認為以基礎業務-增值業務分離互補為特點的免費模式,代表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本質規律。2010年免費模式發揮出的巨大戰斗力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
展望2011年,中國廣大互聯網企業普遍面臨順應、適應新商業模式的問題。要認識到,從2010年起,中國互聯網產業,已升級到互聯網服務中基礎業務與增值業務分離的新階段,規則的改變是不可避免的。在平臺上,資源大家共享,利益大家分沾;在增值領域,百花齊放,公平競爭,商業生態模式、免費模式代表了升級的規則。不順著升級方面往上走,就只能被新商業模式拖著在下面、陷入泥潭惡斗。
三、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
數據業務向核心業務升級
2010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時代真正到來了。從iPhone賣到斷貨,就可見一斑。
去年電信運營商競爭的焦點還在于一般的應用上,而在今年對數據核心業務的爭奪成為競爭的焦點。將核心業務做成平臺,是電信運營商進軍移動互聯網的共同方向。全球移動互聯網領導企業,包括中國三家運營商齊做移動應用商城就是最突出標志之一。
在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在MM上起了個大早,將基地設在廣東,方向雖然正確,由于在IT平臺技術和服務體驗機制上存在明顯短腿,與蘋果“原版”比,差得不止八千里,至少十萬里;中國電信3月忽然起步做應用商店,令人刮目相看,但短時間起步,做出來一看,與MM不過50步與百步之差?磥恚胍货矶,先得探探水深水淺;中國聯通原來差點把移動商城丟了,現在受大潮趨動,又回頭撿起來,但因種種原因,與中國電信不過半斤與八兩而已。
黃雀在后,互聯網企業卻在2010年不聲不響利用IT優勢,在營造數據核心業務方面,普遍走在電信運營商前面。2010年,從LBS的情況看,這種現象特別明顯。以致摩根斯坦利在全球移動互聯網報告中,預言電信運營商將被互聯網服務商邊緣化。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摩根斯坦利認為騰訊代表全球移動互聯網中最重要的兩三個大門類中的一個--虛擬商品類--的領袖。這是繼印度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五大”后,又一個取得世界領袖資格的發展中國家企業(電信運營商僅以規模大,并不能成為領袖,只是巨型追隨者)。2010年,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市值被騰訊相繼超過,在歷史上,第一次淪為騰訊的小弟弟。再不思進取,專家預言,在5年后,將會進一步被3-5家IT“未婚青年”超越。移動互聯網改朝換代是否源于2010年,需要將來判斷。
從語音向數據升級,游戲規則再次面臨重寫。國際上,原來美國投資者看好封閉模式,但蘋果面臨谷歌壓力,業績現在出現不確定,隨著歐洲手機廠商嘗到開放操作系統的甜頭,原有規則開始動搖。這一趨勢正如《互聯網周刊》年初準確預告的那樣。在中國市場上,開放規則大占上風,蘋果手機雖然熱賣,但卻遇到“越獄”挑戰,左右為難。聯通遇到消費者買珠還櫝的可笑問題。一切跡象表明,在中國市場上,中國游戲規則可能再一次左右、主導移動平臺贏家。
互聯網這一年,想說的還有很多。但一切將成為過去,漏掉的更屬于過去。我們相信明天存在于今天之中,希望你看到一個發生在2010年的未來。這就是我們對于2010年的發現。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