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假經過:
手握鑒定索賠 反被商家罵
日前,消費者張小姐向本報記者講述了她買到假貨后的遭遇。她在某網(wǎng)絡購物平臺購買了一支安利紐崔萊的鈣鎂片,她還專門選了一家信用較高、價格中等、沒有便宜得離譜的賣家,以免買到假貨。
幾天之后貨到了,張小姐打開包裝袋一看,發(fā)現(xiàn)瓶身很臟,有很多破損和污漬,印刷、圖案也非常模糊。張小姐懷疑買到假貨,于是托朋友交給安利公司鑒定,鑒定結果為:“該批號不存在,我公司從未生產過該產品”,果然是假貨。于是,張小姐要求退貨,并要求賣家按照《消費者保護法》給予雙倍賠償。誰料賣家不但不同意退貨而且還罵張小姐是“窮瘋了”、“沒有錢不要吃!”
無奈之下,張小姐求助于該網(wǎng)購平臺。按照該平臺的規(guī)定,申請退款9天之后,張小姐可申請客服介入。在舉證期間,賣家上傳了購物小票,張小姐上傳了產品鑒定書。不料,賣家反咬一口,稱鑒定書中的產品“誰知是哪弄來的,這個是你移花接木的把戲”。張小姐肺都氣炸了,心想有小票也不能證明賣家寄的就是所購買的真貨,我還沒說你偷梁換柱,你反而倒打一耙!
按照該網(wǎng)絡平臺的承諾,張小姐向網(wǎng)站舉報了該商品,該網(wǎng)站承諾三個工作日之內給予答復。然而,一個多星期過去了,沒有任何工作人員聯(lián)系張小姐,而且給賣家的“信用評價”一欄仍顯示為“超過360天無退款糾紛、超過360天無投訴”。張小姐質疑: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明明已經發(fā)生了交易糾紛,我舉報了賣家售假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