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這樣的視角看待中國互聯網,其前進的方向就一目了然,即走向平等與協作。當前中國互聯網市場高度集中帶來的不公平競爭行為必須得到遏制。有必要以社會責任作為突破口,讓那些居于絕對優勢地位的互聯網巨頭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曾向媒體透露360和騰訊之爭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關注,他敦促互聯網企業加強自律:“企業把贏取最大經濟利益作為唯一目標是不對的,要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履行社會責任,應該回報社會,回報消費者。”
讓企業特別是大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不僅需要政府的引導和媒體的監督,根本上還需要建立一套基于互利原則的開放合作機制,讓所有的合作方都能從中獲益,這樣的社會責任才是持久和穩固的。
當前業內興起的開放潮流已經在往這個方向發展。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近日在出席第8屆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時表示,未來半年將是騰訊的開放轉型期。其實在此之前騰訊已經邁出了開放步伐,2010年7月14日騰訊開放了財付通支付平臺;8月份騰訊收購了康盛創想——一家為上百萬家中小網站提供建站工具的知名網站;9月17日,騰訊又推出了社區開放平臺;此次在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上馬化騰甚至表示正在考慮將QQ開放給中小企業。這些都反應了騰訊對自身發展模式的反思。
不僅騰訊,去年6月份,淘寶就推出了淘寶開放平臺,今年9月份百度也推出了應用程序開放平臺,新浪、盛大均推出了開放平臺,一時間“開放”成為互聯網最熱門的詞匯。但是這些開放其實只是“有限開放”“局部開放”,目前還處在初級階段,基于開放平臺的合作還沒有走向深入。以騰訊財付通的開放為例,有業內人士表示:“騰訊之所以開放財付通,是因為面臨支付寶的強大競爭壓力,自己做不好,才想到讓別人幫忙。”而且巨頭推出開放平臺更多的是為了回應社會上的質疑聲,還沒有將其上升到企業戰略的層面上進行執行。未來互聯網的開放合作之路還很漫長。
著眼增量市場
如果僅僅依靠巨頭的“慈善心”來寄托明天,顯然也不現實。“風物長宜放眼量”,著眼增量市場,避開激烈競爭終究是王道。
以地理位置服務市場為例,雖然Foursquare在美國興起后國內也出現了很多模仿者,但是地理位置服務市場的潛力還遠沒有被挖掘出來。市場關注的重點還停留在一些具體的應用上,如推拉廣告、導航、車隊管理等,而忽視了通用平臺的建設。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認為這樣做的缺點是“每種具體服務,都要重復設計、重復投資,勢必影響定位從一種技術發展為一種產業的前途;只考慮技術支撐服務而不考慮業務和應用支撐服務,也不利于將定位做成大市場。”他認為地理位置服務亟需一家像騰訊那樣的企業,可以將地理位置服務做成平臺,從而“通過基礎業務平臺的深度開發,實現定位增值業務的百花齊放。”
當前中國互聯網企業的觀念很保守,總覺得沒有人做的領域就是不安全的。不想創新,也不敢創新。只希望抄襲已有的模式,將風險降到最低限度。其實越是抱著這種觀念,風險越是不可避免。一方面不敢跟大企業正面競爭,另一方面又不能開拓新的市場,那中小企業永遠沒有出路。
互聯網的和諧必須建立在總體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張上,不論是對于互聯網巨頭還是中小企業,積極開拓新的市場領域不僅是給自己機會,也是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體現。大企業應當做出表率來,中小企業積極跟進,這樣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局面就可以為之一新。
政府、網民需站好位
在企業、政府、網民三角關系中,企業在紛爭中是絕對的主角,網民很多時候只是旁觀者,即使網民參與進來,其意見也很難影響到企業的決策。在360與騰訊之爭中,網民從事件一開始就對此表示了厭惡的情緒,到騰訊逼迫用戶在360與QQ之間“二選一”,用戶的意見更加強烈。然而此時騰訊和360并沒有收手的意思,而是力圖通過媒體表達自身的“理由”,為自己爭辯。直到最后政府的行政介入,雙方才“各退一步”,達成和解。網民作為受害者,何等無助!因此如何加強網民意見對于企業的影響力,是一個重要的命題。
而政府則有時候缺位,有時候又監管過度,自身角色理不清道不明,給互聯網企業留下了太多的“空子”可鉆。例如此次360與騰訊之爭,政府相關部門從剛開始根本就是旁觀者,所謂“民不舉,官不辦”,直到網民的意見洶涌而至,政府相關部門避無可避,才勉勵出頭,壓制雙方作出妥協。在互聯網企業的紛爭中,政府應當采用“治理”而非“監管”的方式,引導互聯網企業的行為,與廣大網民、互聯網企業一道,共同促成和諧互聯網的到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