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訪
多面差評師:獵人+群狼+打手+衛士
為弄清職業差評師運作內幕,記者近一段時間臥底4個差評師QQ群,發現差評師不僅單干,還組群圍攻賣家,甚至充當一些商家的“打手”,打擊競爭對手。
“獵人”
新店易受差評師關注
每天上午,差評師QQ群里的頭像逐次閃亮起來。有很多時候,群里第一條信息的內容就是“今天有肉么?”
肉,是差評師對可下手網店的暗語稱呼。
差評師小彭說,一般差評師不會選擇當地的店鋪下手,免得賣家真的跑來找麻煩。其次,差評師一般挑選2鉆(網店的信用等級)至4鉆或旺鋪版2鉆以下信譽的賣家,特別是旺鋪版1鉆以下的賣家是主要的獵物。
小彭介紹,這些信譽賣家一般都是剛起步,幾個差評足以讓店鋪關門,賣家非常在意出現差評,急于求買家修改,“最容易上鉤”。
從產品而言,低價包郵產品,特別價格范圍5元以下的任意包郵產品,或是正在促銷的產品,都是差評師關注的對象,買家風險小,賣家發貨就賠錢,不發貨就差評,“賣家就很難逃脫”。
記者發現,很多差評師得手后,會把鏈接網址發送到QQ群中,讓其他的差評師再去得手。
“群狼”
分工明確的“行動組”
“今天有任務么?”這是QQ群里出現率較高的一句話,就是組團去敲詐淘寶賣家。
“找到塊肥肉了,想吃的速來報名。”6月15日下午,在記者臥底進入的一個差評師QQ群中,顯示出這樣一則消息。
200多個成員的群內,很快有10多名網友報名。
發起者和報名者另行聚集在一個QQ討論組中,用他們的術語說,這個組名為“行動組”。
行動組成員分工明確,10多人分為“獵人”、“拍手”、“交涉”、“賬目”4類角色,其中獵人和賬目各1人,交涉3人,其余均為拍手。
獵人負責搜尋有機可乘的商家,這次將目標鎖定為北京的一家禮品店,“向店中出售的這個禮品袋下手。”他貼出截圖,發號命令。
按這家禮品店的商品說明,該禮品袋是目前促銷活動的贈品,買家在店中購買禮品后,可用1分錢的價格訂購。
“真是店主的不幸,露出這么大的空子。”一名拍手幸災樂禍地回復。隨后,數名拍手在幾分鐘內,迅速單獨買下40件禮品袋,并將每筆成功交易截圖后發在QQ討論組中。
“不要寫真名和詳細地址。”賬目一邊提醒拍手,一邊記錄著每條交易信息,他正是此次行動的發起者,“店主肯定不敢發貨,交涉人員先晾他一個下午,等他著急了再跟他聯系,每單至少敲15元。”
“投降”的商家將錢打到指定賬戶后,差評師就按比例分錢,按慣例發起者抽20%的份額,其余的錢再按角色平分,“一個成熟的差評師行動組,每天能完成10筆左右的任務。”多名差評師說。
“打手”
“大單”點名打擊對手
按照資深差評師老許的說法,小彭那樣的差評師沒有太大出息,“我們做一個大單,能頂他們一個月的收入。”
老許說,小彭那樣的職業差評師,每天都忙著在淘寶上翻商家、找目標,然后給差評,這都是“苦力活兒”。而他和幾個朋友,則是以“公司合作”的名義掛在網上,等待別人聯系大單,以惡意差評扳倒“老板”的競爭對手。
記者調查,在很多網絡論壇上,都可以找到類似的帖子。百度貼吧,很多人都注明“專業打擊淘寶假冒偽劣產品,同行競爭請加QQ號”
淘寶網上競爭激烈,很多網店銷售的商品差不多。老許說,有的商鋪感覺別人搶了自己生意,就會雇傭差評師,給出許多惡意差評,以此打擊甚至扳倒對手。
“這樣的大單才是最賺錢的,也沒有任何風險。”老許說,他們在與雇主談妥價格后,由雇主提供對方店鋪的名稱、ID,在差評師按照指定拍貨后,雇主會負責匿名代付貨款,付款成功,差評師便給出差評。
老許說,如果目標是3鉆以下的店鋪,20個差評就能直接讓他關門;3鉆以上,皇冠以下的,一般50個左右;皇冠以上的話,就要看具體情況,不死也要半條命。
被搞的店鋪級別越高,雇主給的價錢也就越高。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