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赴重慶談判前的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說:“我準備坐班房……如果是軟禁,那也不用怕,我正是要在那里辦點事。現在蘇聯紅軍不入關,美國軍隊不登陸,形式上是中國自己解決問題,實際上是三國過問,三國都不愿中國打內戰,國際壓力是不利于蔣介石獨裁統治的。中蘇條約有利于中國人民,蘇聯紅軍攻占東三省是有很大影響的。所以,重慶是可以去和必須去的。”
初談不順

“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俗稱“雙十協定”)

8月28日,毛澤東到達重慶的當天,蔣介石在林園官邸為他舉行了歡迎宴會。席間,毛澤東稱蔣介石為“委員長”,蔣介石則稱毛澤東為“潤之”。會后,蔣介石還邀請毛澤東在林園下榻。一對較量了十幾年的老對手再次聚首,氣氛似乎相當融洽。
研究者秦立海對記者說,傳統觀點認為,蔣介石邀請毛澤東來重慶談判,只是想將毛澤東一軍。如果毛澤東不來,則可以把挑動內戰的罪名扣在共產黨頭上;如果毛澤東來了,則可以趁機調兵遣將準備內戰。
秦立海說:“這種觀點固然有它的道理,但也不能認為蔣介石對談判毫無準備。當時,蔣介石得到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支持,又正值抗戰勝利,他在國內外的地位可謂如日中天。他自然希望趁此機會逼中共就范。如果共產黨迫于各方壓力接受了和談條件,可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對于毛澤東的到來,蔣介石心中還是很得意的。他在8月30日的日記中寫道:“毛澤東果應召來渝,此雖威德所致,而實上帝所賜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