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創新政策支持
完善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稅收政策,結合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逐步擴大增值稅征收范圍。合理調整消費稅征收范圍、稅率結構和征收環節。研究擴大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征稅范圍,完善征稅辦法。
健全適應服務業發展的金融服務體系。拓寬服務業發展融資渠道,鼓勵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扶持發展創業投資企業,規范發展股權投資企業。拓寬金融機構對服務業企業貸款抵押、質押及擔保的種類和范圍。引導投融資機構擴大對中小服務業企業業務規模,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加大對服務貿易的外匯管理支持力度,促進海關通關便利化。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中統籌安排服務業發展用地規模、布局和時序,擴大服務業用地供給。調整城市用地結構,提高服務業用地比例。積極推進服務業企業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盤活存量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支持利用工業、倉儲等用房、用地興辦符合規劃的服務業,涉及原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或改變用途的,經批準可采取協議出讓方式供應。堅持分類指導、有保有壓的原則,按照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總體要求,安排好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優先安排國家鼓勵發展的高技術、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新興服務業項目用地。對列入國家鼓勵類的服務行業依照海洋功能區劃,在用海和用島需求方面,給予優先支持。
逐步完善宏觀經濟調控下以市場形成價格為主、政府制定價格為輔的服務業價格形成機制,規范服務價格行為。實行鼓勵類服務業用電、用水、用氣與工業同價。糾正各地在服務業領域自行出臺的歧視性收費項目,對合理合法的收費項目及標準要按照規定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國家財政預算安排資金,重點支持服務業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發展。擴大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規模,引導社會資金加大投入。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通過財政支持融資性擔保、創業投資等經濟手段,支持服務業發展。加大服務業綜合性研究經費和人才培訓投入。建立健全政府購買服務機制,增加政府采購服務產品的類別和數量。
推進服務業質量體系建設。加快交通運輸、金融、信息、商務、旅游、體育、節能環保等領域認證認可制度的建立和實施。開展服務質量滿意度評價試點,引導企業提升服務質量。大力支持服務業品牌創建,積極推進營銷和管理創新,加強對商標、名稱、版權等無形資產的開發和保護。建立具有我國特色的品牌價值評價制度,形成有利于促進品牌建設的咨詢和技術服務體系。
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制度,建立完善以組織機構代碼和身份證號碼等為基礎的實名制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體系。建立國家商品條碼信息服務平臺,形成產品質量追溯體系。不斷完善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擴大征信系統服務范圍和服務水平。
第六章 規劃實施保障
適應服務業大發展新要求,健全法律法規,強化政府服務功能,增強服務能力,創新工作方法,夯實工作基礎,為落實規劃提供切實保障。
第一節 加強組織協調
進一步加強服務業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及時研究解決服務業發展和改革中的重大問題。探索建立推動服務業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加快發展的工作機制。加強服務業工作體系和人員隊伍建設,加大培訓力度。有關部門要盡快研究制定服務業發展評價體系,定期公布全國和各地區服務業發展水平、結構等主要指標。各省(區、市)要將服務業重要指標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考核體系,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別服務業發展的具體要求,實行分類考核,確保責任到位,任務落實。
第二節 夯實發展基礎
緊緊圍繞服務業發展需求,加強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工作,建立健全重要支撐體系。支持高等院校和職業學校開設服務業發展相關學科專業,強化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培養。加強服務業綜合性研究機構建設,積極發展服務業協會、學會等社會組織。
建立和完善服務業創新體系,開展服務業理論、商業模式、關鍵技術等方面研究,提高服務業創新能力。以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和提升服務水平為核心,建立健全服務業標準體系,推進服務業標準貫徹實施,擴大服務業標準化覆蓋范圍,不斷提高服務業標準化整體水平。推動知識產權服務與經濟社會發展有機結合,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構建基本公共服務與市場化服務協同發展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堅持整體設計、規范透明、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分步推進的原則,全面提升統計能力,不斷提高數據質量,建立科學、統一、全面、協調的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
專欄6重要支撐體系主要任務
1.服務業創新體系。
支持一批服務業綜合研究機構整合發展,建設服務業區域創新中心,提升服務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戰略研究能力。支持建設一批服務業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服務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究,提高服務業創新能力。支持服務業企業建立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創新平臺和技術創新聯盟,開展模式創新和技術集成應用。完善產業園區創新體系,支持服務業領域的大學科技園、專業孵化器建設,提升園區創新支撐能力。
2.服務業標準體系。
圍繞服務業新領域、新業態,健全服務業標準體系。加快制(修)訂一批服務業重點行業和領域服務標準,鼓勵在標準制(修)訂過程中借鑒采用國際標準。推進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強化服務業標準宣傳貫徹,健全標準實施反饋評價體系。加強服務業標準研究,密切跟蹤國際發展趨勢,推動我國服務業標準的國際化。
3.知識產權服務體系。
完善知識產權服務政策體系,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強知識產權基礎信息資源建設與開發利用,逐步建立分類科學、資源共享、高效優質的產業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體系。拓展服務范圍,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培育知識產權服務企業,壯大知識產權服務人才隊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建立健全預警、維權和爭端解決機制。
4.服務業統計體系。
發揮服務業統計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作用,不斷提高統計工作質量和水平。適應服務業發展新形勢,進一步完善服務業統計調查方法和指標體系。加強數據質量控制與評估,不斷提高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加強服務業統計機構和人員隊伍建設,提升服務業統計調查能力。建立健全服務業統計信息對外提供共享機制,研究建立服務業門類季度統計調查制度。
第三節 健全規劃實施機制
本規劃提出的服務業發展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是對市場主體的導向,主要依靠市場主體的自主行為實施。政府部門要加強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保障規劃順利實施。
本規劃提出的加快服務業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和規劃實施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職責,必須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各省(區、市)及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要編制本地區服務業發展規劃,并抓緊制定出臺相關配套措施。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編制服務業各主要行業和主要領域的配套規劃(指導意見),制定財稅、金融、土地、價格、工商管理、質檢等方面相應的落實意見或工作措施,并分解落實到年度。
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組織有關方面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