囿于標準,仍惹爭議
國家電網的新模式得到一眾汽車廠商的響應,或許從下列車企在首個試點城市杭州的銷量表現能略窺一二:杭州是海馬電動汽車銷量最大的城市,此外,盡管比普通眾泰汽車貴4萬-5萬元,但眾泰5008EV這款電動車僅3個月內在杭州就出售及出租了幾百輛。
眾泰汽車負責人對換電模式拍手叫好,電池由電網等運營商提供,電動車減少了電池成本,既使電動車具有市場競爭力,又減輕了消費者承擔電池保養成本的負擔。
“目前電動車市場化的桎梏在于,電池成本居高不下,占到純電動車的成本的一半”,孫世清表示,一旦采取換電池的模式,國家對于電動車的補貼可以直接給電池運營企業,用于電池的補貼部分,“隨之而來將產生為數眾多的電池運營企業,將電池環節市場化。”
第一電動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龐義成預言,如果換電模式得以推行,1-2年以內,將有大量售價10萬元以下的純電動車上市并銷售。理由在于,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競爭中,電網是最重要的參與者,未來的電價等決定性因素將取決于電網。
現階段,關于電動汽車的充電模式業界爭議猶存,一汽集團、東風汽車、上汽集團等10余家整車企業力推插電式純電動汽車的商業標準和模式,南方電網與深圳合作試點,也是以插充為主;而浙江康迪則與中海油、中國普天等企業力圖擴大“換電池”模式影響力。
比亞迪一直是插電模式的倡導者,其一位高層在參加某網站舉辦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年會”時明確表示,認同采取密集的城市充電站和充電樁模式,讓電動車可隨時充電,并利用峰谷和峰值電價的差異,鼓勵利用低谷電。
聽聞國家電網以換電為主的新模式,廣汽研究院新能源工程師周玉山產生了疑慮,他表示,在中國國內,一直沒有統一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都有各自的標準,一些地方也出臺了不同的充電站地方標準,各地建設的充電站接口不統一。
“換電池有兩個問題,電池的總數量要比插電式多出1.5倍,由國家電網來承擔電池成本,電價如何控制?對此問題,劉振達的解決方法是,國家電網將積極爭取電動汽車充換電站項目的電價政策和財稅政策。”
此外,不同車企的電池標準也是不同的,能否按照國家電網的接口來統一做?周玉山預言:“標準不統一,接口不一致,到時許多充電站會否使用率過低?”他亦擔憂,換電池會否帶來電池管理混亂問題,會否因頻繁更換電池發生事故。
“電池不管怎么生產,最后,接口標準是我們的。”劉振亞對于統一接口標準來主導電動汽車產業鏈頗有信心,據悉,國家電網主導下的中電聯已于2010年成立了能源行業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化委員會,計劃用2-3年時間初步建立全國統一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體系。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