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行長帶五百億存款上任
股份制銀行不是特例,在中小企融資難的痼疾下,主營業務為其提供貸款的城商行,也并不提供免費的午餐。
“我們支行行長前幾天剛上任,就是帶了四五百億的存款來的。”江蘇省某城商行上海分行的馬姓理財經理告訴理財周報記者。
“由于流動性的問題,個人存款業務不好做,加上銀行不定期都會施加遙不可及的目標。做得好的客戶經理都是對公業務的,大國企、教育局、醫院和土管局這四類企業的錢最穩定,只要綁上了其中幾個,哪怕一年不上班,一年掙個五六十萬都沒問題。前提是要有持續不斷的新增存款。”
臺州一家城商行的客戶經理告訴理財周報記者,對于他們來說,月底就是天堂和地獄的界限。如果達不到目標,存款營銷員不僅提成沒有還會被倒扣。
“別看一個客戶取走區區幾十萬元,對于銀行來說都是一個損失,客戶經理要通過各種渠道填補這個窟窿。我曾經遭遇過2009年末一個大客戶因公司遷址流失,被倒扣4萬元獎金的經歷。”在稠州銀行工作近10年的一位吳姓客戶經理如是說。
業內盛傳的金融業高薪,也并不意味著人人高薪。“金融行業講求的是金錢關系,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只要有資源,不上班、不打卡都可以,行長的職位都可以拿金錢來交換,做得好自己就可以去開設一個支行當行長。但,一般的員工并沒外界想象的那么高。柜臺客戶經理日均余額標準為五千萬,拿到的年薪才為10萬元左右,要是日均余額為一兩個億,年薪才二三十萬元。”上述人士說。
一位大型銀行的零售銀行副總一針見血地指出,為啥月底銀行不讓客戶取錢,平時匯款只需一天而月底匯款要三四天才到,真正原因是銀行是為了留住存款余額、使報表的數字更好看,其實市場上流動的就那么多錢,這些錢的進進出出其實是各家銀行客戶經理上演的“拔河比賽”,對銀行業的長期發展很是不利。
“對于客戶,換一家服務更好、辦理業務更方便,或者貸款額度更加高的銀行,也是無可厚非。可是損失一個客戶,對于銀行來說,意味著成本增加,因為維持一個好的客戶關系網不容易,加上現在的銀行越來越多,業績報表要想好看,不得不到處拉客源,找存款。”
“在當下競爭激烈的現實情況下,適當的良性競爭是必要的。但最終,銀行要靠服務來爭取客戶,知名度和號召力是招攬客源的先決條件。”一位知名經濟學家說。
銀行人員遭中介機構競爭
在銀行網點,柜臺職員、理財經理、個貸經理等都是相對專業的拉存人員。但從事該行業的還遠不止此。
理財周報記者6月底在溫州調查時發現,一家投資中介公司公開打出為銀行“拉存”的廣告。“市區建行需要8000萬資金(2個網點),工行需要4000萬(2個網點),溫州銀行需要1億(一個網點),蒼南農行4000萬(一個網點)。直接過來開戶存錢,現場全額貼息,接受散戶。”
有的金融機構還開設專門的部門。如平安集團上海地區客戶拓展部門,目前正急于招聘拉存款的客戶經理,理財周報記者得知此消息后表示愿意去應聘。
其間相關人員王經理多次打電話給記者催促盡快前去面試,當記者說明無學歷證書、無簡歷,僅在公關公司工作過。王經理表示一切都無所謂,“見面再說”。
應聘現場,王經理所在的客戶拓展部門共有60人,分為3個團隊,而他是一個團隊的負責人。他說,目前還需要10個人。不過理財周報記者深入了解后發現這家機構和銀行網點客戶經理拉存款的方式并不是相同,這里主要是銷售產品,包括證券類產品、保險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
“試用期是3個月,如果在3個月加起來做到7200元,就可以留下來成為正式業務員。正式員工分為8級,7200-7800元是8級,提成是20%;7800-12000元是7級,提成是23%;12000以上就可以拿提成25%。”
“這里其實比做網點拉存款的更好,我們銀行一些網點的柜臺人員都需要出去拉存款。”他說道。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