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版”職業經理人
其實因為缺少個人承擔風險這一要素,企業內創業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業者,因而內部創業者也不算企業家,而是特殊身份的職業經理人。
雖然內部創業的過程也非常艱苦,但因為最大問題的資金來源,是花公司的錢而不是自己的錢,所以內部創業者們承擔的風險也相對較少。然而一旦內部創業成功,他們為企業創造的價值遠遠高于一般的職業經理人,個人所獲得的回報,也遠遠高于一般的職業經理人?梢哉f是“升級版”的職業經理人。
數據顯示,企業新產品的失敗率在40%-90%之間,新產品上市的風險和企業內的創業風險等同。這就意味著對“升級版”職業經理人的各方面素質要求更
高。比如更加足夠的自信,和敢于承擔風險的責任。一個好的頭腦,加上經驗,就會形成最基礎的內部創業商業判斷力。
企業內創業者需要的外部條件非常重要。比如企業家或者董事會的充分信任和授權,或者企業家和董事會能容忍自己在創業時的一些錯誤和一個較長的投資回報周期,還有財務資源素質等等。
典型的企業內創業者是這樣一類人,他們希望干一番事業,并獲得認可和經濟回報,不甘于過平淡的職業經理人的生活。但理性和常識判斷讓他們在邁出真正創業這一步時會顯得躊躇,因為離開企業從零開始創業風險重重,而且敗多勝少。但這些對現狀不甘心的職業經理人也無法做好本職工作,所以企業主在管理這些“升級版”職業經理人,為其提供內部創業資源時,別忘了自己也需要進一步“升級”。
內部創業=職業經理人+企業家精神
美國3M公司明確規定,員工可以在不必事先征得主管同意的情況下使用15%的工作時間和公司資源從事與創業有關的活動。對于正在實施的創業活動,企業管理層應給予其充分的行動和政策自主權,并指定高層領導與其保持聯系,隨時調配企業內部資源,幫助其排除創業過程中的內部阻力。
這讓內部創業者沒有了后顧之憂,可謂吃下了定心丸。因為對于企業員工來說,“混日子”比“創新”要“保險”,是一種常態思想。中國企業常面臨著給予薪酬太低,而創業失敗又面臨過重懲罰的風險,那么經理人寧愿在工作時選擇憑經驗的“守”原則——沒有大錯,也不見任何突破。
因為缺乏企業家精神。
所以松下成功地為內創者們解決了后顧之憂,并充分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讓職業經理人和員工一起過了把“老板癮”,達到了自我實現的目標,打破了“雇主”和“傭者”的界限,真正調動起了職業經理人和員工的積極性,使員工真正有一種當家做主的感覺,從而不再一山望著一山高,堅定了內部創業者的信心和決心。
在過程中,真正將內部創業機制落實到位,會遇到不少困難。比如推行內部創業機制后,如何將更加分散、獨立與扁平化的小組織之間所積累起來的創新資源有效整合起來,促使這些創新資源聚合成整個公司不可替代的長期核心競爭力。這將是每一個想要利用內部創業來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需要長期思考和面對的問題。
當“升級版”的職業經理人具備了企業家精神,并且把這種精神投注到企業中來,中國企業的內部創業之路,才會走得更遠。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