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王本身就說明在中國企業營銷的渠道非常狹窄。”北京錫恩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姜汝祥博士尖銳地指出,企業營銷的本質是與消費者溝通,目前根據中國國情,國內各電視臺具有區域落地等優勢,導致消費者相對被迫地接受此傳播方式。“很多企業看到這點,所以先做市場后做產品,過于關注營銷忽視質量,以至于自廢武功。這是不健康、不正常的。”
另一方面,新媒體的入侵,也使更多廣告主將眼光投向別處,以互聯網、戶外電子屏等為代表的新媒體近年來增長迅速。易觀國際分析師李志介紹,2005年新媒體方面的廣告總支出不到66億元,2008年已經快速增長到近275億元。
在招標現場,很多應標企業(如聯合利華等)均表示央視招標的廣告預算并不會影響他們在其他媒體的廣告投放,尤其是新媒體領域,甚至有可能加大投入。
新媒體廣告增速驚人
另一組數據或許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廣告資源流向其他媒體的趨勢。
據權威的市場研究公司CTR最新的廣告費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前三季度中國廣告市場總投放同比增長12%,達到3688億元。“相比今年前三季度GDP7.7%的增幅,廣告市場增長明顯高于GDP增長,反映了企業對市場經濟的信心與日俱增。”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教授袁方博士表示。
其中,電視媒體以78%的市場份額領跑,增幅仍然高于廣告市場總體增幅,達14%。但廣告投放媒介主體的多元化和廣電總局的新規,正給電視媒體帶來巨大的挑戰。
CTR副總裁田濤指出,受“61號令”(即廣告限播令)影響,2010年電視廣告市場預計有126億元流出,電視從外源型增長轉向內源型增長將不可避免。“國內很多電視臺,廣告收入能占到電視臺總收入的80%甚至更多,這也造成了經濟一出現問題,一些電視臺就立刻挺不住。”
網絡媒體的靈活營銷手段也分割著廣告市場份額。近年來,以互聯網、戶外電子屏等為代表的新媒體增長迅速。根據易觀國際研究數據,2009年上半年,公交、地鐵移動電視正式超越商業樓宇市場成為戶外電子屏市場中規模第一大的市場,整體移動電視市場規模達到7.88億元,同比增長56%。
首次參與央視招標的三棵樹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王同筱就表示:“今年我們的廣告預算隨著銷量翻番而翻番,除央視以外,地方媒體、網絡媒體我們都會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