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了怎么辦?
大部分老年人需要的是家庭,6月26日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甚至明確提出“鼓勵家庭成員與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的條款。然而,還有許多的老年人仍要依靠養老機構。
家住北京的童奶奶今年72歲,老伴幾年前就去世了。原本跟兒子兒媳婦住一塊的她,去年因為體質變差,生活開始不能自理。為了不給上班的孩子添麻煩,童奶奶要求兒子給她找家養老院。
“市中心的養老院,不是要排隊,就是收費貴得讓人受不了。”說到當初來北京市昌平區養老的原因,童奶奶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誰不想住‘一福’(北京市第一社會福利院)啊?”童奶奶說,“政府辦的,條件好,價錢又便宜,還離家近。”來昌平之前,童奶奶也曾到“一福”排隊。7月5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從“一福”獲悉,“‘一福’一床難求,目前有9000多人在排號等待入住。全部滿足預計要等十幾年。”“要是再等十年,估計都沒氣兒了。”童奶奶說。
“而且,像我這樣不能自理的老人,很多公辦養老院壓根就不愿意收。在市區,稍微好點的,一個月也得四五千塊錢。我每月退休金也才2000來塊,貴的養老院實在住不起。”當記者問起這邊的服務時,童奶奶看了看屋外說,“大鍋飯能好到哪里去?就像是翻日歷,剛吃過一遍,又再吃一遍。”
“后天周六,我家人就來看我了。”說著,童奶奶抬起頭看著日歷。
住不起,等不起
北京有多少家養老院?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致電北京民政局社會福利管理處,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截至2011年年底,北京市的養老機構共有401家。這401家養老機構,有的叫養老院,有的叫敬老院、福利院、護養院、老人公寓和老年社區。不過在我們的習慣中,“養老院”常常是養老機構的代名詞。
床位缺口大
“當前北京正以跑步的速度進入老齡社會,老齡化程度日趨嚴峻,養老形勢十分急迫。”2010年年底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北京市民政局等部門公布的《北京市養老設施專項規劃》這樣描述。
在該規劃中,北京市政府確定了2020年“9064”養老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會化服務協助下通過家庭照顧養老,6%的老年人通過政府購買社區照顧服務養老,4%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集中養老。
2000年,北京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為117萬;到了2011年,這一數字則達到了248萬。
上述工作人員同時指出,截至2011年年底,北京市401所養老機構的床位總數僅僅只有6.9萬張。這樣算來,即便是現有床位全住滿,每百名老人擁有的機構養老床位僅為2.8張,即目前,北京市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的比例僅為2.8%。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閻青春于2007年發表的一篇名為《試析養老機構發展中的主要矛盾及原則性建議》的論文中提到,目前國際社會機構養老通行的一般規律是養老床位約占老年人口總數的5%左右。按“百名老人5張床位”的標準計算,北京市在2011年年底的床位缺口應該是5.5萬張。
就近養老難
在床位不足的同時,床位的地域分布也不均衡。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通過一個月的調查走訪發現,床位緊張的養老院基本上都集中在北京中心的“城六區”(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具有品牌優勢的北京市市屬的四家養老院(北京市第一社會福利院、北京市第四社會福利院、北京市第五社會福利院、匯晨老年公寓)和“北京市首家四星級敬老院”——海淀區四季青鎮敬老院,這五家養老機構床位都十分緊俏,排隊現象嚴重。而在遠郊區縣,養老院床位卻相對比較寬松,甚至床位閑置的情況廣泛存在。
《北京養老設施專項規劃》指出:“城六區老年人口總量和比例均高于遠郊區縣。但城六區擁有的養老床位總數和百名老人床位數均低于遠郊區縣。”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網站公布的信息顯示,北京市政府今年將出臺一個新的《北京市養老設施專項規劃》,對全市養老機構進行整體規劃,在空間布局、床位設置上給予指導,同時還將養老設施建設以指標形式納入了城市社區和居民區的建設計劃中,以保證市區老人就近養老。
床位價格都在漲
“一般來說,一個房間里兩張床,帶衛生間的這種,床位費較多的是1000~1500元/月。加上伙食費,至少得1500~2000元/月左右。根據老人的身體狀況,護理費按照等級收費不一樣。加上護理費一般為2500~3000元/月,這是一個大概,一個中間水平。”據北京市民政局的一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在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網站上的356個養老機構的基本信息,是該局于2011年10月披露的。另有45家養老機構并未按要求上報相關信息。
“公開的收費標準只是一個參考價。” 該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當時之所以把這些數據發到網上,目的是為了讓老百姓了解更多的信息,住不起的就選擇價格便宜的;經濟實力強的,就選擇價格高一點的。”
《中國經濟周刊》對這356家養老院信息統計發現,有148家養老院的收費標準不超過1200元/月,它們主要集中在房山區、通州區、順義區、平谷區、密云縣和延慶縣等遠郊區縣。其中,鄉鎮辦的養老院占了絕大多數。收費在1000元以下的養老院,以收住“五保”老人和“三無”老人為主。而如果收住其他老人,收費標準則會調高至1500元/月以上。
城六區的養老院收費絕大多數在1300~2800元/月。據記者了解,能自理的老人每月收費基本上在2000元以上;不能自理的老人加上護理費,收費基本上還得再上一個“千元臺階”。已公布的356家中,公示收費標準最高的是朝陽區康夢圓國際老年公寓,為4300~10000元/月。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