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方面,對持有資金的出借人來說,選擇P2P網絡貸款平臺,一個主要的原因在于可以獲得相對更高的年化收益率。比較可以發現,2011年一年期定期存款年收益為3.5%,國債為3.85%,銀行理財產品4%-6%;而一些P2P網絡平臺的年收益約為15.82%。“民間借貸的高利貸頑癥,癥結在于資金供需失衡,以及信用信息不對稱,導致借貸雙方都蒙受其害。”拍拍貸CEO張俊表示,而在一個公開透明的借貸平臺上,有信用的人可以得到低利息的獎勵,而擁有資金的人也樂于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出借給高信用的客戶。
亟待加強監管和規范
P2P貸款憑借其競爭優勢蓬勃興起,但不容忽視的是,目前行業存在法律法規缺失、政府監管空白、商家資質良莠不齊、容易引誘經濟犯罪等問題。而對出借人來說,最大的擔心還是P2P網貸平臺的風險,一旦網貸平臺因經營不善虧本倒閉或者負責人卷款潛逃,出借人或將血本無歸。
今年6月,一家號稱“國內最大最安全的網絡借貸平臺”“淘金貸”在上線兩天后,就卷走百萬元跑路了。6月12日,蘭州警方將犯罪嫌疑人郭某抓獲。該起案件也給正“野蠻生長”的P2P行業造成惡劣影響。針對P2P貸款行業可能存在的風險,中國銀監會2011年9月份曾專門發出關于人人貸有關風險提示的通知,指出人人貸中介服務主要存在“業務風險難以控制、監管職責不清、信用風險偏高、貸款質量遠遠劣于普通銀行業金融機構”等問題和風險。
據一家P2P貸款平臺負責人介紹,目前P2P貸款全行業都需要“第三方資金托管”服務,但銀行部門一般以“資金額太小為由”拒絕,或者因為托管服務需要付出較大的“監管和審核”成本而不愿意接手。
張俊表示,希望政府部門加強監管,制定出公允的行業標準,規范行業的運行。“行業正名、行業規范是我國網絡小額借貸產業最迫切需要的政策支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