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些政策落實還需時間,并且要求較為嚴格,于是快速便捷本質上都可以統稱為“城投債”的融資方式興起。
具體而言,就是各地政府不直接舉債,集中資源打造巨型投融資平臺,通過金融市場發債(包括中長期票據、企業債等)或者發放信托理產產品募集資金,以破解資本金和其他配套資金不足的難題。
本報去年12月曾獨家獲悉,北京、上海、廣州將作為試點,通過把中期票據發行期限從3至5年延長到8至10年,部分可以用作項目資本金。此前中期票據的發行期限一般在3-5年,因此它在用作資本金時,存在時間上的不匹配等問題。
而徐林也表示,人民銀行允許企業發行中期票據以及發改委審核發行的企業債券,有一部分是可以用作資本金投資。操作上也沒有特別大的法律障礙,對政府投融資平臺來說,可以放到子公司的項目上用作資本金。
經過交易商協會注冊后,京滬粵三個平臺集中在3月9日集中發行中期票據。其中,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和廣東恒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發行規模均達100億元,上海久事公司50億元。除北京為5年外,其余兩地公司中期票據的發行期限達8年,為中期票據面世以來久期最長的一次。
但在募集資金的用途介紹時,三家公司似乎有意避開“資本金”這個詞。記者近日致電上海久事,相關人士也對此三緘其口。
按照《國務院關于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試行資本金制度的通知》,投資項目資本金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而中期票據能否用于資本金顯然還有疑問。但事實上,這一問題已被淡化了。
“資本金是個對經濟活動起約束力作用的,在特殊時期,資本金這個概念可以淡化,關鍵是看項目,看投資方的信用。”一位政府人士如此分析,因為如果信用存在,即使這個項目沒有資本金一樣可以存活、經營。
3.“城投債”爆發
雖然按照相關規定,發行企業債必須要求企業最近三年可分配利潤(凈利潤)足以支付企業債券一年的利息,但是變通的方法卻很多。
按照相關規定,中期票據的待償還余額不能超過企業凈資產的40%。“集合資源打造巨型的平臺再去發債,一次融資的資金量就比較大,而且手續較方便。”一位銀行投行部人士表示。
在中期票據試點中,北京市動作最大。2008年12月,北京市國資委以現金5000萬元和其持有的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北京市首都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74.24%的股權、北京醫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的股權出資,注冊成立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注冊資本為300億元。1月,北京市國資委再將其持有的首鋼總公司等另外5家國有企業的股權劃轉注入“中心”。“中心”總資產4000多億元,已是龐然大物。
廣州也不例外,2009年1月12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將其持有的南方電網股權和中廣核股權劃轉給廣東恒健持有。目前相關股權劃轉工作正在推進。2009年2月1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再次將廣東省國資委代其持有的粵電集團76%股權無償權劃轉給恒健投資持有。2009年2月16日,廣東省國資委以粵電集團76%股權增加出資152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