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戈壁在2009年初金融危機的低迷時期,出手投資了途牛旅游網,其中有怎樣的故事?
朱璘:途牛旅游網是2009年3月戈壁投資正式入股的項目。其實,在途牛的兩位創始人找到戈壁投資之前,他們已經接觸了好多家創投,但都沒有成功。當時,其他創投的顧慮是,攜程和藝龍那時把主要精力放在機票和酒店預訂上,一旦發現旅游線路產品有巨大的市場,也加入爭奪,那么途牛面臨的競爭就會非常激烈。不過,通過深入調查之后,我們看到了別的創投沒看到的一面我們了解到那兩家強勢的網站在短期內不可能迅速切入這個市場,趁著這個空隙,途牛應該有成長的時間和空間;即使在兩三年后將有競爭,途牛也已經靠先發優勢奠定了一定的市場基礎。而且相比其他的電子商務,旅游產品在線預訂還不涉及物流問題。更關鍵的是,旅游這個市場足夠大。所以,在面對途牛那兩位在旅游業內并無從業經驗的創業者,戈壁投資還是在金融危機的寒冬中出手了。
創業者最困惑什么?
有了想法就去做,不要怕失敗
記者:在和創業者的交流過程中,他們普遍感到困惑的是哪些問題?
朱璘:我對高科技和互聯網行業有一些經驗,所以在2005年后擔任了YBC紫竹辦的創業導師,定期和創業者們進行交流。創業者平時較少機會與資本對接,而我正好可以從創投的角度給他們提些建議,強化他們的優點,改善不足之處,盡量少走一些彎路,有時也會推薦一些投資人給他們。
在交流過程中,我感到那些從事IT和科技類的小型公司,最主要的困惑還是商業模式。由于規模比較小,經驗也不足,他們的目光往往比較局限。例如做游戲產業,要清楚自己面臨的市場競爭格局,產業風向的變化也很快,如果不掌握這些大趨勢,成功的機會就會比較小。我認為,創業最重要的就是開始時所選擇的創業行業,因為一旦進入,就很難調整方向,代價太大;其次就是創業過程中如何形成商業模式,例如經營網絡社區,就要考慮將用戶引導到哪個商業模式上去,A選項和B選項,雖然差之毫厘,結果卻可能失之千里。
其實,中國的互聯網行業真是機會無窮,與傳統行業截然不同,哪怕是實力微小的創業者,只要抓住了行業巨頭的判斷失誤或被疏忽的用戶群體,流量和用戶數量一定會快速爆發,成功的機會要更大。我相信,類似Facebook這樣的互聯網神話,在中國一定還會上演。
記者:外界對于大學生創業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您是否認同大學生創業?對于創業風險又該如何看待?
朱璘:曾經有人問過比爾·蓋茨他最怕什么,他說他最怕硅谷那些正在破車庫里搗鼓什么新名堂的年輕人,而不是那些名字如雷貫耳的大公司。果然,現在統計出來的,公司估值被列入“十億美元俱樂部”的互聯網企業里,絕大部分的創始人年齡都低于30歲,像Twitter和Facebook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所以,我認為只要你有這顆心,一定是越早嘗試越好。我鼓勵年輕人有了想法就要去做,不要還沒開始就過于擔心失敗。人一旦上了點年紀,就很難再有勇氣了。而且,如果有一個商業模式被證明,后面的模仿者太多,跟進速度太快,就會失去先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