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交易額和注冊用戶量同時增長的,是各個購物平臺中假貨的交易量。當當網總裁李國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在過去兩年,假貨交易一度占據C2C網站總交易量的7成左右。
《法制日報》記者發現,在已經泛濫的網絡售假潮中,代表著高信用度的“皇冠店”、“鉆石店”以其欺騙性最強而首當其沖,以至于網友們紛紛在論壇上呼吁“不要再迷戀皇冠,皇冠只是一個傳說”。
近日,福建省福州市的林小姐在淘寶網上一家名為“百斯特卡盟”的店鋪中購買一張福州大洋百貨5折現金卡時,被對方利用高防網站,竊取支付寶賬號和密碼后騙走了3500元。事后,她告訴記者,之所以會上當,正是因為看到該店鋪信用級別為“皇冠”級。
記者了解到,林小姐購物的“皇冠”級店鋪曾陸續被多名網友投訴過,但直到現在,這家店鋪仍在正常營業,記者仍然能夠在淘寶網上打開這家店鋪的鏈接。
據了解,早在2008年,國內兩家知名化妝品公司就在其官方網站上各自公布了數十家售假的淘寶店,指責這些店鋪假冒他們公司授權銷售的行為。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被公布的百余家售假淘寶網商鋪,竟然全部都是“皇冠”、“鉆石”級別的店鋪,有的甚至接近淘寶網信用評價體系中的最高級別。
2009年4月,在意識到炒作信用現象越來越嚴重時,淘寶網開始了為期8個月的自查行動。最后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淘寶網共查出炒作信用賣家22459家,其中“皇冠”級別以上賣家就有1327家,炒作信用交易筆數達日均1000至2000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