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刷信用”幾成產業
記者從“百度有啊”網絡購物平臺網站上看到,該網對網店的信用度解釋為:“記錄百度有啊用戶在百度有啊上的所有交易情況的綜合,是衡量一個賣家信用的重要依據。通常,該賣家信用度越高則表示過去達成的交易數目越多,并且‘滿意’評價居多。”這一解釋幾乎為目前在線的各個網絡購物平臺所認同。
但是,記者發現,作為交易重要指標的信用度,在各個網絡交易平臺上的形成過程卻非常簡單。
以淘寶為例,在使用支付寶服務成功完成每一筆交易后,買家有權對賣家的交易情況作一個評價,評價分為“好評”、“中評”、“差評”三類,“好評”加一分,“中評”零分,“差評”扣一分。
“皇冠”、“鉆石”級別正是通過這一加分扣分環節實現的,當用戶積分累積到250分以上時,即可升級為鉆石店;累積到10000分以上時,升級為藍色皇冠店;累積到50萬分時升級為金色皇冠店。這其中每個級別又細分為5個小等級。
除此以外,商品的買家在交易結束后還可從“寶貝與描述相符”、“賣家服務態度”、“賣家發貨速度”、“物流公司服務”等4個方面對該店鋪進行綜合評分,評分結果會顯示在該店鋪的頁面上。
事實上,這其中留下了極大的信用炒作空間。
有網店賣家向記者透露:“請人幫忙拍下一件商品,付款之后店主把錢歸還但并不發貨,這樣虛晃一招,淘寶上的一筆‘真實交易’就誕生了。但是這種刷信用的速度太慢,真正導致信用炒作泛濫的原因在于‘刷信用平臺’!
據了解,2006年年底,一個叫杜朋運的人最早組織人員專門開發了一套系統,為想盡快獲得高信用等級的淘寶賣家提供刷信用服務。
杜朋運后來曾在媒體上公開其刷信用的手法,主要有兩種方式:其一為互刷,將有意向炒信用的賣家組織起來,提供一個平臺,大家互相拍商品提高信用。其二是由Cye.com.cn用戶直接付費,由平臺組織各地的專職買家來購買店主的商品,平臺將收入與職業買家分成。由于這樣能迅速組織起大量的買家來購買商品,因此刷信用的速度最快。
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專門進行炒信用的公司和個人平臺數量猛增,一時形成大大小小近500家的局面。時至今日,只需在網絡上搜索“刷信用”,仍會跳出數十種“刷鉆網站”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