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網店實名制 有人歡喜有人憂
另據信息通訊報訊 國家工商總局日前發布新規,就網店實名制公開征求意見,新規規定,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的經營者應當對暫不具備工商登記注冊條件、申請通過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自然人的真實身份信息進行審查和登記。該意見出臺后,人們議論紛紛,有贊同網絡經營應實行實名制,因為實名制有利于減少網上交易的欺詐行為,同時也能起到獎優罰劣的作用。但是也有不贊同實名制的,認為實名制并非萬能良藥,消費者權益真正要得到保護,還要靠行政部門認真履行職責。
實名制讓買家很高興
《征求意見稿》在網絡商品經營者和網絡服務經營者的義務的第一條就明確提出,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并領取營業執照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體工商戶,通過網絡從事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時,應在其網站主頁或從事經營活動的網頁公開營業執照登載的信息或其營業執照的電子鏈接標識。而對開網店的個人,則規定應當向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的經營者提出申請,提交其姓名和地址等真實身份信息。《征求意見稿》還特別提出,具備登記注冊條件的,依法辦理工商登記注冊。
有媒體做了一個調查,結果顯示近5成網購者曾經遭遇網購的麻煩。主要問題集中在貨不對板、售后服務差、網絡詐騙、維權難等問題上。網購在消費者心目中已經出現了空前的信任危機,而《辦法》在這種背景之下出臺,也顯得正合其時。
在新浪網關于“工商總局就規范網絡交易公開征詢意見調查”顯示中,網民支持網店實名制的票數已占到50%以上,贊同票明顯高于反對票。
“知道了網店的真實情況,買東西心里更踏實”,經常在網上淘寶的小范認為。在某醫院工作的小李說,他曾經吃過網購的虧,發現被騙后,也聯系了淘寶客服,但沒想到淘寶凍結其賬戶后,他又將錢通過購買其它虛擬物品將錢轉走,“騙子非常狡猾”。小李說,網店實名登記也許會讓網上“李鬼”店鋪惡作劇有所收斂,希望能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網購投訴一直是長期以來調解的難點,尤其是近幾年網絡購物糾紛越來越突出”,消協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針對異地購物消費者查詢求證難、消費維權成本高,騙子詐騙消費者錢財不提供貨物或者出現商品與實物不符等情況,“一旦實名登記后,可以通過其詳細信息聯系當地工商部門進行協調解決”。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5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