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消費品業的霸王,2005年成長為中藥洗發市場老大,2009年7月香港上市。
家電業的志高,2008年成為空調市場第四名,2009年7月香港上市。
互聯網的網盛科技,2003年起一直保持為化工B2B行業老大,2006年12月A股上市。
酒店連鎖業的維也納,2005年起一直是深圳連鎖酒店業龍頭,2007年獲得賽富投資。
IT數碼業的愛國者,2005年起一直是國產存儲和MP3的第一品牌,正籌備分拆子公司于國內創業板上市。
我們從這些企業中總結出一套駱駝公司共有的特質,與君共享。
精打細算,量入為出
有多少錢,做多大事,這就是駱駝公司生存的首要邏輯
量入為出,這與VC勸服公司接受資本所說的邏輯完全相反:你想清楚要做多大的事,然后告訴我需要多少錢。所以駱駝公司的習慣是精打細算,要用僅有的錢做出盡可能多的事。這常常構成了它們的核心競爭力。
自從2003年如家融資開始,連鎖酒店業進入了圈大錢、快增長軌道。后來的漢庭和七天等連鎖品牌都融進了至少幾千萬美元。這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的行業。一間2星級客房的造價大約2萬元,建一個300間客房的店就需要600萬元。而一間4星級客房的造價會達到7萬元,建一個300間客房的店就需要2100萬元。
黃德滿創辦的維也納酒店連鎖在沒有任何外來投資的情況下,靠自我積累維持每年至少新開2間新店的速度。2間新店需要4200萬元,錢從哪里來?黃德滿的方式是:把誠信變成錢。維也納只需要投入一間酒店總投資額的30%,也就是630萬,就可以開始新建一間酒店。剩下的70%都由供應商來墊資。供應商為什么肯墊資?第一,它們與維也納有數年的合作,黃德滿說話算數,有信譽。第二,圈子里都知道維也納的開房率高于100%(小時房一天可以開房兩次),生意好,能還債。一間新酒店開工半年后,維也納就可以用這半年內其它酒店產生的利潤把錢還清。
黃德滿說,對于新品牌,只能花大錢來辦事;但對于有積累的公司,就可以把誠信變成錢,花小錢也能辦大事。
這也是李興浩的意思。他創辦的志高隨時可以向“四大銀行”“提現”。哪四大銀行?第一,信用;第二,員工;第三,經銷商和供應商; 第四,企業形象和紀律。“不是只有現錢才是錢,無錢都可以做事。我跟你很熟,你相信我,賒賬也可以,拿很低的獎金也可以。”
在志高,99%的零部件全部自產。其所處的佛山里水鎮,街道上隨處可見“志高某某零配件廠”的招牌,志高甚至還有自己的招待所、醫院、餐廳。實在是“拖兒帶女一籮筐”,也很像國企。這樣做李興浩為了兩個目的:第一,質量問題控制得住;第二,大量壓縮成本。這也就直接成就了志高空調的口碑:低價格,高質量(尤其是節電節能的指標)。
再以霸王為例,其上市后融資中的一大部分,就是要用來擴建一個大型的中草藥種植園。在那些把霸王定義為“高效營銷公司”的人看來,這似乎與霸王核心競爭力相去太遠。但霸王創始人兼CEO萬玉華給出的解釋卻跟李興浩一模一樣:第一,自己種,草藥質量更高,這是洗發水品質的基礎;第二,可以節約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