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滿懷理想的人意味著什么?古人說做大事者不拘小節,就是這個意思。一個以“讓世界更美好”為使命的人,眼光廣遠,就不會為一個季度或者一個財年的暫時業績而弄虛作假,更不會往自己的牛奶里添加不良佐料,或者去威脅客戶不買我的廣告就封殺你。一句話,這些人一定不會容忍只追逐短期利益、只看數字只關心投資回報率的人“拖自己的后腿”。
如果讓投資者來評估志高和格力這兩家公司的價值,一點懸念也沒有,收入和利潤都是志高數倍的格力當然更有價值。但李興浩卻堅決認為,志高比格力更有價值,因為他的標準是“讓這個世界更美好”!且聽李興浩怎么說:“第一,志高一直實行低價,把格力和美的的價格都拉下來一大截。這些價格降低都是還利于民。老百姓因此省下的每一分錢都可以用去看病、供孩子上學、養老。這是對社會的貢獻。第二,志高空調的耗電量要比對手節省20%。一個家庭用志高空調一個夏天可以平均節省上百度電。一年為國家省下的資源,據說可以造一個三峽水電站。”
所以你知道了,這跟VC的世界完全背道而馳。如果VC也用這個標準去投資,只有兩種可能:要么VC早絕種了,要么南北極的冰川早就停止融化了。
如果你覺得李興浩的話還是太玄,那么請聽聽黃德滿更實際一點的話。他的夢想不是上市和進富豪榜,而是要“讓中國出一個全世界最好的酒店連鎖品牌”。此前一個季度,黃德滿想在深圳機場路上豎一塊維也納酒店的巨幅廣告,要200萬元,但如果樹了這個招牌,當季度的費用就多出200萬,利潤指標就完不成,投資方就會啟動一些不利于黃的措施,比如降薪等等。結果是:廣告當然要樹,降薪算個啥。黃德滿說:“一個人如果有5000萬元的財富就足夠了,更多的都是數字。也不應該把錢留給孩子,反而是害了他們。”
比黃德滿更絕的是愛國者創始人馮軍。同樣是要“讓中國出一個最好的全球品牌”,黃德滿起的是外國名“維也納”;而馮軍起的是中國名:“愛國者”和“華旗”。是的,就是“中華的旗幟”,沒有比這兩個更Cye.com.cn中國的名字了。即使所有人都說,在數碼電器這個行當,誰起中國名誰就是二流貨,誰就會被索尼、三星“格殺勿論”,但這攔不住馮軍,他覺得用個外國名做成全球品牌不是本事,而且全球品牌首先是民族的,才可能是全球的。這樣的憤青、牛脾氣,不是“理想化”是什么。
馮軍總結了不引入VC的幾個原因:
第一, 我不看重數字,賺錢和上市不是我的目標。這個VC肯定不干。
第二,不要投資換來的迅猛增長,而是一點點辛苦的滾動發展。地基要打好,開始的十來年都是打地基、做準備,這才能決定后來長多大。那些一開始就要蓋高樓、賺快錢的后來都死得很快,這是中國的國情。不求速勝,這不是VC的風格。
第三,我的目的是創造國產品牌,其它的統統讓道,更不要說賣給外國人了。如果有VC在,就很危險,蒙牛不就差點被外國人買走了嗎。
第四,我們那些一心賺錢的、“用數字說話”的對手全死了。還有,很多企業一上市就完了,被逼著講數字。華爾街為什么出事了,全是數字鬧的,都為數字造假。
第五,單純講數字留不住員工,索尼、三星比我有錢多了,一給高薪就背叛。所以得講使命,不要講數字。VC好像都不怎么講使命。
最后,馮軍說,曾經的偶像索尼肯定會完蛋,因為來了個美國人做老板。索尼成功源自二戰失敗的日本人,一心想通過一個品牌重建在世界上的地位。馮軍問:“現在來了個美國人管索尼,他會有這樣的理想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