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非主流,窮出身
剛開始資本看不上它們,它們不得不做駱駝。做了幾年駱駝,習慣了,深知駱駝的好處和優勢,它們自始至終保持一種駱駝心態
時勢造英雄這句話,真是有道理。
一個人的出身,他所處的行業環境,決定了他的境遇和前途。想想看吧,如果你是一個沒有任何歷史負擔的聰明的年輕人,你會主動選擇去做一個傻大笨重、丑陋無比、跑得又慢、還老喝不到水的駱駝嗎?!你當然會去做一個靈巧瀟灑、活力無限、老被伯樂們追著捧著、有水喝有草吃的悍馬啊!
所以,非主流,窮出身,剛開始沒人看得上,就不得不做駱駝。等做了幾年駱駝,習慣了,也深知駱駝的好處和優勢了,就能自始至終保持一種駱駝心態,不羨慕悍馬了。
黃德滿1961年出身,屬牛。1993年之前一直在老家農村,32年頭頂烈日腳踏黃土,成就了一番牛性格:吃苦耐勞、精打細算、誠懇正直。但老黃不是一般的牛,而是有開拓精神的牛。所以1993年他離鄉背井闖深圳,五年如一日,開著拖斗車在特區碼頭的工地上運輸泥磚,開一趟掙一趟的錢。1997年,老黃攢夠了500萬,于是想起來要做一番事業,不辜負下半生,于是有了維也納。
這一年老黃已經36歲。你認為他這樣的人血管里還有彪悍、張揚、虛浮的基因嗎?半點都找不到。那時真要有VC拍給他幾萬美元,讓他三年趕超如家,五年后美國上市,老黃有那個膽量要嗎?絕對沒有。
就算有,VC也看不上他。回憶一下,那個年代的VC眼里,只有李彥宏、張朝陽這樣的金貴海歸以及陳天橋、丁磊這樣的名校名士,或者孫堅(如家CEO)、衛哲(阿里巴巴副總裁)這樣的Cye.com.cn外企高管。黃德滿是誰?有大專文憑嗎?會說ABC不?不光是VC,老黃連銀行和政府也靠不上。一個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在那時只能靠自己。誰都靠不上,老黃只有靠這36年歷練出來的真秉性,也就八個字:精打細算,誠信耐勞。
老黃就是只沒人疼沒人愛的笨駱駝。老黃如是,靠賣編織袋起家的佛山農民李興浩如是,在國營研究所里研究草藥藥效的小青年萬玉華也如是。
上面這三位是一種情況,還有另一種情況,本質相同,但表現不同。
網盛創始人孫德良好歹是個大學生,并且眼光敏銳,早在1997年就做了互聯網,當年盈利,2000年就有N家VC找上門來。可是瘦小羞怯的孫德良一直沒有要。不外乎兩個原因。
首先是行業。網盛所處的是垂直的B2B行業,這產生兩個結果:
第一,做2B業務的好處是一開始就可以取得收入,只要你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企業掏錢不難。只要有一家企業簽單子,一個十幾人的小公司大半年的工資就有了。而大多數互聯網業務都是面對消費者(2C),消費者即使肯掏錢也是小錢,要養活自己必須有大的規模,而要有大規模前期得有“燒錢”的階段。所以,孫德良避開了VC掐住命脈的B2C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