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作任務
(三)培育網絡市場主體。鼓勵生產、流通和服務企業發展網絡銷售,積極開發適宜網絡銷售的商品和服務。培育一批信譽好、運作規范的網絡銷售骨干企業。發展交易安全、服務完善、管理規范、競爭有序的網絡購物商城。建設安全可信、高效便捷的第三方網絡購物平臺,鼓勵中小企業和個人創業者利用平臺開拓市場。促進網絡購物群體快速成長。
(四)拓寬網絡購物領域。拓寬網絡購物商品和服務種類,拓展網絡購物渠道,滿足不同層次消費需求。擴大服裝、家電、家居裝潢、圖書音像、通訊數碼、電腦及配件、汽車等商品銷售。大力發展鐵路、公路、民航、船舶客票、旅游及酒店網絡預訂與服務。積極拓展房地產、藥品、保健品、遠程教育、家政服務等適宜網絡交易的商品和服務。整合社區商業服務資源,發展社區電子商務。支持移動電子商務發展。
(五)鼓勵線上線下互動。鼓勵流通企業以門店銷售支撐網絡銷售,以網絡銷售帶動門店銷售。利用流通企業已有品牌優勢、實體網點資源和物流配送體系,為網絡銷售提供豐富的商品、良好的信譽和優質的服務。積極探索“線上市場”與“線下市場”互動營銷方式,擴大銷售。鼓勵企業面向國際市場在線銷售和采購,開拓國際市場。
(六)重視農村網絡購物市場。從農村互聯網應用的現實條件出發,依托“新農村商網”,結合“萬村千鄉”、“雙百市場工程”構建農村現代流通體系,促進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拓展促進農民增收、擴大農村消費的新渠道。鼓勵從事網絡銷售的企業和個人根據農村消費特點組織供應質優價廉、適銷對路的商品和服務。鼓勵企業以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等經營網點為依托,積極開展面向農村消費者的網絡銷售。鼓勵銷地生產和流通企業利用網絡開展農產品銷售和配送經營。
(七)完善配套服務體系。推進網絡基礎服務規范統一,促進網絡接入標準和費用標準合理化,推廣可靠電子簽名應用。推進銀行支付業務與網絡購物有機結合,加快網上銀行互聯系統建設,促進第三方在線支付業務健康發展。支持物流企業加強網絡和信息化建設,開發與網絡購物相適應的配送服務,加快實物配送與網絡銷售信息系統融合。完善面向電子商務應用企業的軟件開發、創意設計、技能培訓、管理咨詢、信用評級、電子認證、融資擔保、廣告宣傳等配套服務體系。鼓勵服務提供商進一步增強專業化服務能力,優化服務模式、完善服務手段、拓展服務范圍、降低服務成本,促進相關領域深化電子商務應用。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培養適應電子商務研究開發、應用推廣需要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建立健全產學研互動結合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