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引導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健康發展,實施網絡商品經營(服務)企業工商登記制度,要求利用網絡平臺從事經營活動的個人實名注冊,具備條件時對網絡銷售個人逐步實施工商登記制度。健全網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戶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網絡購物售后服務體系,建立購物風險警示和消費者投訴受理機制,推行先行賠付制度。
(九)規范網絡市場秩序。會同有關部門切實貫徹落實《合同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郵政法》、《對外貿易法》、《拍賣法》、《電子簽名法》、《互聯網管理條例》、《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管理條例》、《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健全網絡市場監管體系。嚴厲打擊利用網絡銷售非法出版物、違禁品、假冒偽劣商品,禁止非法融資、變相期貨、信用卡套現、網絡詐騙、網絡傳銷、危害國家利益、提供消費者信息牟利等違法違規行為。對涉及行政許可類商品和服務的經營,須按有關規定依法取得相應批準證書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引導從事網絡海外代購業務的對外貿易經營者合法經營。
三、保障措施
(十)加強政策支持。建立健全適應網絡購物發展需要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資體制。有效利用財政資金引導信譽好、運營規范的網絡購物企業加快發展,鼓勵各地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加大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創新投入力度。鼓勵企業和金融機構開展面向網絡購物群體的信用銷售和消費信貸業務。鼓勵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臺與有條件的地區建立區域性電子商務平臺,支持舉辦綜合性和專業性網絡交易會、展覽會。
(十一)健全制度體系。認真貫徹實施《商務部關于網上交易的指導意見(暫行)》(2007年第19號公告)、《商務部關于促進電子商務規范發展的意見》(商改發[2007]490號)、《商務部關于加快流通領域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商商貿發[2009]540號)等規范性文件和《電子商務模式規范》、《網絡交易服務規范》等Cye.com.cn國內貿易行業標準。研究制定網絡購物中信息管理、電子合同、交易行為、商品配送、隱私權保護等重要環節的相關管理制度和標準,推進網絡購物法制化、標準化進程。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完善信用監督約束和失信懲戒機制。健全電子商務統計制度,開展網絡購物分析評估工作。
(十二)完善工作機制。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牽頭建立網絡購物工作相關部門聯系制度,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作配合,落實目標任務,完善政策措施,加強監督指導,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推進網絡購物健康發展。充分發揮有關中介組織、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完善監督、協調、服務功能。多形式、多渠道加強網絡購物宣傳引導、知識普及和安全教育,提高企業和消費者網絡購物參與意識、風險意識。
網絡購物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事物,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促進網絡購物健康發展的重要性,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組織保障體系和工作機制,因地制宜地組織實施,確保工作取得實效。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貫徹落實本意見的有關情況、問題和建議請及時報商務部(商貿服務司)。
商務部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四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