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雷軍和馬云看得到的希望,李彥宏、馬化騰、曹國偉、丁磊、陳天橋、周鴻祎自然也懂。
2011年7月,新浪攜手HTC推出新浪微博手機。這款手機并非全新產品,它是HTC C510e的改款——新增“新浪微博”專屬鍵。
而在此之前,HTC還和騰訊公司合作推出社交手機ChaCha。但是,馬化騰比曹國偉多出一個心眼兒,他同時和華為合作推出HiQQ智能機。遺憾的是,兩款手機都不成功。
2011年年末,騰訊再次作出嘗試,又先后在天宇和TCL定制了兩款3G智能機,以深度整合QQ Service的各種應用。
2011年12月20日,李彥宏在百度大會上揭開了百度手機的神秘面紗。該款手機由IT大佬戴爾代工,被百度稱為“絕世神器”,但由于價格過高,反響平平。
至此,小米科技、新浪、阿里巴巴、騰訊及百度5家互聯網公司開始了步幅不同的跨界游戲。而下一波來勢更為洶洶的跨界大潮發生在5個月后。初夏的烈日讓互聯網大佬們對智能手機的熱情達到頂點。
2012年5月4日,360董事長周鴻祎在微博上宣布,自己經過半年時間的思考后,決定推出奇虎360特供機——不要品牌,不做制造,只要平臺,自己包銷。
10天后,業界迎來最為精彩的一周。動作快人一步的還是周鴻祎。
5月14日,周鴻祎召開媒體溝通會,正式宣布與華為合作進軍智能手機市場。同時,他將矛頭指向了雷軍,表示360定制手機志在高配低價,且“主流機器一定高于小米”;第二天上午10時,小米科技發布青春版小米手機;下午,百度攜手長虹、富士康、聯通二次入局;18日,丁磊在和華爾街分析師舉行電話會議時表達了此意。他介紹說,網易已經確定將進軍智能手機行業,也已經有試制機問世。他還表示,網易非常重視這一波智能手機浪潮在中國的普及所帶來的機會。6月6日,盛大如約推出了由旗下果殼電子主導開發的互聯網手機Bambook S1,這款手機將以1299元的低價殺入市場。
在人人網CEO陳一舟眼中,互聯網公司的手機戰役來的比想像中快、規模也更大。“戰役可能需要三年,但勝負是在頭一年甚至半年內決定的!”陳一舟說。
入口之爭
從互聯網端燃起的智能手機大戰已然開打。但讓人不解的是,傳統的手機廠商已經在市場中砍得刀刀見骨,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為何還要群起殺入?
在這個問題上,周鴻祎對《IT時代周刊》坦白地陳述,“我并沒有想著賺手機的錢,只是想著在軟件市場也有360一席之地。”
依據喬布斯的預言,世界正進入“后PC時代”,以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為代表的移動智能終端將逐步取代PC,成為市場主流。而據互聯網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4.9億部,PC出貨量是3.5億臺;預計201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會達到6.2億部。
于是,互聯網大佬們的爭奪也從桌面端走向了移動終端。
截至目前,360已經在手機應用領域有多處布局。其中,裝機量最高的是安全工具“360手機衛士”和Android系統美化工具“360手機桌面”。此外,360還開發了下載工具“360手機助手”和手機瀏覽器等入口型產品。騰訊則在手機QQ、手機瀏覽器,阿里在電商業務、搜索,百度在搜索、音樂、地圖等各自的核心應用上開發出移動版本。
比較特殊的是,盡管智能手機普及率已經大大增加,但“很多智能機用戶仍然不會下載、安裝手機應用”。互聯網行業專家曲曉東指出。以百度為例,在傳統互聯網中,百度搜索的市場占有率超過90%,但在移動領域,2012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剛超過50%。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預裝應用”。
“最典型的要數騰訊。”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的智能機已經植入了移動QQ、微信、騰訊微博、QQ游戲等騰訊系應用。
然而,“如果以一個軟件廠商的身份向手機硬件廠商尋求合作,他其實是有求于別,處于弱勢地位。”曲曉東指出。
據悉,小米手機開發之前,小米科技的社交應用“米聊”曾遭遇騰訊“微信”的狙擊。在那時,雷軍向他的團隊保證,在3個月內組建出硬件團隊。在小米手機的護駕下,米聊得以生存。MIUI目前已擁有國內外50萬使用者,米聊用戶量更達到1200萬人。
小米看似成功的模式,頓時引來多家公司效仿,大家推出自己的手機,以求用更主動的方式出擊。
在阿里云手機里,從淘寶網、聚劃算、淘寶比價到淘女郎等,淘寶系應用無一不被馬云置入其中。美國知名評論人里克·亞里士多德·穆納里茲對百度攜手長虹推出智能機,給出了“慧智之舉”的高度評價。在百度云手機中,百度瀏覽器、百度搜索,百度Ting、百度輸入法、百度云、百度地圖等核心應用赫然在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