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口一派精英集聚海南,證大集團董事長戴志康1987年就來到海口要辦個“國際信托公司”,沒想到一涉及“國際”審批流程就長,籌備了大半年覺得沒戲,又回到北京。2001年他再次來海南,在張志平與文哲幫助下以海南省證券公司基金部經理的身份創辦富島基金,這是國內最早的養老基金之一。
“海南等于獲得了一個框子,在框子里能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至于其中有什么風險不清楚,當時那么多有朝氣、頭腦活躍的人放在一個開放的空間里面,第一個念頭肯定是創新。”文哲大笑,好像又回到了那段歲月。戴志康也同意他的看法,“在海南你不一定成功,但海南代表著一種希望,一種主導自己命運的可行性,而在老的環境中,你可能什么都不是。”
海南證券的金融創新令同行羨慕,除富島基金外,還首創了中國第一個房地產投資券——怡和房地產投資券,承擔中國第一家溢價發行股票的承銷,嘗試過國庫券、債券等幾乎所有有價證券的買賣業務。“你們太快樂了!”外省分支機構的同事常這樣告訴張志平。
1991年,其他省份面對股份制爭論不休時,這股浪潮早已從海南島翻涌而起。“瓊”字頭最早的5家上市公司中4家都由海南證券包裝。
海南證券包裝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瓊能源登陸深交所前夕,公司一位高層找到文哲,想以1元/股的價格給他和張志平一些原始股指標,文哲給他拉了一張名單,自己和張志平一張沒要。“我們最初的想法是做這件事(推動企業上市),一定要有很多人支持你,怎么支持?一些有影響力的人必須成為股東。最初我給他們的是風險,他們畢竟要付出每股1元錢的成本,以后漲起來了這個錢也不是我給的,是市場給他們的,他們需要理解股市的概念。”
|